
门种属:
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>>姜科Zingiberaceae>>豆蔻属Amomum
品种:
茎丛生。
花果期:
花期4-6月,果期9-12月。
茎叶花果形态特征:
茎:
茎高达3米,全株有辛香气,地下部分略似生姜。
叶:
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40-70厘米,宽10-20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渐狭,边缘干膜质,两面光滑无毛,无柄或具短柄,叶舌全缘,顶端钝圆,长0.8-1.2厘米。
花:
穗状花序不分枝,长13-18厘米,宽约5厘米,每花序约有花5-30朵;总花梗长10厘米或更长,被密集的鳞片,鳞片长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5.5-7厘米,宽2.3-3.5厘米,顶端圆形,革质,干后褐色;苞片披针形,长约4厘米,宽0.6厘米,顶端渐尖;小苞片管状,长3厘米,宽0.7厘米,一侧裂至中部,顶端2-3齿裂,萼管约与小苞片等长,顶端具钝三齿;花冠红色,管长2.5厘米,裂片长圆形,长约2厘米,宽约0.4厘米;唇瓣椭圆形,长约2.7厘米,宽1.4厘米,顶端微齿裂;花药长1.3厘米,药隔附属体3裂,长4毫米,宽11毫米,中间裂片四方形,两侧裂片稍狭。
果:
蒴果密生,熟时红色,干后褐色,不开裂,长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2.5-4.5厘米,宽约2厘米,无毛,顶端具宿存花柱残迹,干后具皱缩的纵线条,果梗长2-5毫米,基部常具宿存苞片,种子多角形,直径4-6毫米,有浓郁香味。
地理分布:
产云南、广西、贵州等省区,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,海拔1,100-1,800米。
价值:
果实入药,能治痰积聚,除瘀消食,截疟疾或作调味香料;全株可提取芳香油。
资料来源:
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委员会.中国植物志[M].科学出版社, 1981,第16(2)卷: 121
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土产废品局.中国经济植物志:全2册[M].科学出版社, 2012.